李克强提适度生育 专家:计划生育将退出历史

中国2016年起实行的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未能改变出生人口下降趋势,目前社会上全面放开生育呼声渐多。(中新社数据照片)

中国2016年起实行全面二孩政策,却未能提升出生率、解决人口老化等问题。总理李克强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自二孩政策以来首次提出“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”,多名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提出鼓励生育提案。学者易富贤认为,下月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,相信会迫使国家调整人口政策,“计划生育即将退出历史舞台”。

中新网报道,李克强在报告中表示,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以‘一老一小’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,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,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。 ”

据报道,同日公布的十四五纲要草案,又以一章说明应对老龄化的具体工作,提出“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,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,减轻家庭生育、养育、教育负担,释放生育政策潜力”。完善幼儿养育、青少年发展、老人赡养、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,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。

规画纲要草案还要求,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,加强孕前孕产期健康服务,提高出生人口质量。创建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。改革完善人口统计和监测体系,密切监测生育形势。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,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。

香港明报报道,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表示,李克强报告中所谓“适度”生育水平,是对人口数据“没有底”,不可能设置一个目标。中国去年11月1日起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,结果将于下月公布。易富贤认为,此次人口普查结果“会让大家很惊讶”,又称中国“2000年以来人口数据一直被高估”,相信人口增长率低会促使当局调整人口政策。他估计中国最快在今年底六中全会宣布实行全面放开生育。

据报道,易富贤指出,从多项对策来看,十四五规画是“为全面放开生育做准备”,“有理由相信,中国的人口政策面临方向性转向:从人口控制转向人口发展,计划生育即将退出历史舞台,中国将迎来一个尊重生命、保障人权、视人口为财富的崭新时代。”

另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,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日前提出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,他指学制太长会推迟就业时间,以及延迟婚育时间,增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,因此应该缩短教育学制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